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发生是由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肝阳亢扰于上引起,治病必求于本,故在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时,如何维持"阴阳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阳杀阴藏"理论,提出滋阴潜阳为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重要原则.
推荐文章
磁珠压耳穴联合引阳入阴按摩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失眠患者的影响
磁珠压耳
引阳入阴按摩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
失眠
潜阳合剂干预高血压1级(阴虚阳亢型)病人的临床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
潜阳合剂
培哚普利
中医证候
血压变异性
中医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
阴虚阳亢
中医药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理论探析
高血压
眩晕
肝阳上亢
理论探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阳杀阴藏"理论探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思路
来源期刊 中医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阳杀阴藏 滋阴潜阳 高血压 中医治疗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思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3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同玉 46 189 9.0 12.0
2 涂启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57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阳杀阴藏
滋阴潜阳
高血压
中医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通报
双月刊
1671-2749
35-1250/R
大16开
厦门市仙岳路1739号(中国厦门市中医院院内)
34-95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