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快速光响应曲线(RLCs)技术研究了不同光背景下的底栖甲藻Coolia tropicalis的光合作用特性,比较了RLCs的不同序列(正序、反序和非序)和不同光照时间(10,30和60 s)对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序RLCs由于序列内非光化学淬灭(NPQ)的快速累积,造成曲线的不饱以及光合参数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半饱和光强(Ek)的高估.反序和非序RLCs均出现光饱和或光抑制,步长30 s和60 s的光合参数在不同光背景下的趋势基本一致.在底栖甲藻的光合生理研究中,可考虑采用步长30 s的反序RLCs进行测定.
推荐文章
光-暗循环中三角褐指藻和具齿原甲藻快速光曲线的变化
快速光曲线
叶绿素荧光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
几种经验模型在丛生竹光响应曲线拟合中的应用
竹林培育
半干旱区
光合作用
马来甜龙竹
勃氏甜龙竹
表观量子效率
快速响应磁控电抗器在光伏电站的应用
光伏电站
快速响应
可控电抗器
LC谐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快速光响应曲线的优化及在底栖甲藻光适应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海洋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快速光响应曲线 底栖甲藻 非光化学淬灭 光合生理参数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12
页数 7页 分类号 Q178.53
字数 46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59/hykx201905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颂辉 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107 1534 23.0 34.0
2 刘莎莎 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6 32 2.0 5.0
3 黄凯旋 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5 53 2.0 5.0
4 陈亨 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1 0 0.0 0.0
5 徐帅帅 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叶绿素荧光
快速光响应曲线
底栖甲藻
非光化学淬灭
光合生理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科学
月刊
1000-3096
37-1151/P
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中科院海洋所
2-655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57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