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准确估算区域蒸发是水文与水资源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评估了广义蒸发互补关系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基于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估算了中国过去37年(1979~2015年)时空分辨率分别为日和0.1˚的蒸发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建立的广义蒸发互补关系在中国区域通量站点模拟效果良好:9个站点观测值与实测值线性拟合R2在的均值为0.62 (0.39~0.83),RMSE均值为1.04 (0.69~1.62) mm d−1。由此估算的中国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486.24 mm,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大小与其他6种独立估算的蒸发产品和其他人在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一致。广义互补关系估算的蒸发结果显示在1979~2015年间中国蒸发量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1.33 mm a−1。本文提供了一种中国区域蒸发估算方法和数据,可为区域水循环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推荐文章
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分析
蒸发皿蒸发量
线性趋势
气象要素
大气湿度
淮河流域
渭干河灌区陆面蒸发量估算
渭干河
灌区
陆面蒸发量
估算
藏北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
蒸发皿蒸发量
影响因素
变化特征
藏北高原
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蒸发皿蒸发量
中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广义蒸发互补关系的中国长期陆面蒸发量及其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水资源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蒸发 广义互补理论 水循环变化趋势
年,卷(期) szyyj_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9-26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攀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8 2210 27.0 44.0
2 熊立华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6 2435 28.0 48.0
3 程磊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2 93 5.0 8.0
4 叶林媛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5 李曲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蒸发
广义互补理论
水循环变化趋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研究
双月刊
2166-6024
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1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