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探究含有Au纳米流体的二维太阳能体吸收式集热器的性能,采用控制容积法数值求解了太阳能集热器内部的温度分布,将集热器出口平均温度作为温升的衡量标准,分析了影响集热器温升和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集热器内光谱强度在Au等离激元共振波长(500 nm左右)处大幅衰减,证明了金属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可大幅强化光谱吸收特性;集热器内光谱辐射吸收程度影响集热器温度分布,从而影响集热器温升和效率;采用纯水作为工作流体时集热器效率仅39.99%,添加Au纳米粒子比添加Ag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集热器效率,可达78.75%;流体流速主要影响集热器温升,集热器高度主要影响集热器效率;当流速为0.1 m/s时可获得最大集热器温升36.63℃,集热器高度为2.5 cm时可获得最高效率82.98%;粒径和集热器长度对集热器温升和效率影响均不大.
推荐文章
Au 纳米耦合结构表面等离激元的 EELS 分析
纳米结构
耦合结构
Au
电子能量损失谱
表面等离激元
Au 纳米耦合结构表面等离激元的 EELS 分析
纳米结构
耦合结构
Au
电子能量损失谱
表面等离激元
表面等离激元纳米聚焦研究进展
表面等离激元
锥形纳米结构
纳米聚焦
局域场增强
等离激元光催化CO2转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CO2化学利用
光催化剂
等离激元现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等离激元Au纳米流体集热器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等离激元共振 集热器 纳米粒子 光谱特性 光热转换效率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5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2008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予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39 1479 20.0 29.0
2 陈良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 69 4.0 8.0
3 张煜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5 13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等离激元共振
集热器
纳米粒子
光谱特性
光热转换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