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植物源配比诱芯、诱捕器颜色、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田间枣飞象成虫的诱集效果,为该虫的田间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陕北佳县枣园分别设置不同配方引诱剂(A.罗勒烯;B.α-法尼烯;C.罗勒烯与 α-法尼烯体积比为1:1),5种诱捕器颜色(黄绿色、白色、红色、黑色、黄色)和5种诱捕器悬挂高度(距地面分别为0.4、0.8、1.2、1.6和2.0 m),比较分析对枣飞象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不同配方引诱剂日均诱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配方C日均诱虫量最高为2.66头/个,显著高于配方B和配方A.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的日均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距地面1.2 m、距地面0.8 m、距地面0.4 m、距地面1.6 m、距地面2.0 m,诱捕器悬挂高度为0.8和1.2 m时诱捕到枣飞象的数量分别为3.58头/个和3.96头/个,显著高于其他3种高度.黄绿色诱捕器日均诱虫量最高为5.82头/个,明显高于其他4种颜色诱捕器;黄色诱捕器日均诱虫量最低为1.46头/个.[结论]3种植物源配方引诱剂对枣飞象成虫都有一定诱集效果,以配方C引诱剂的诱集效果最好;黄绿色诱捕器对枣飞象诱集效果最好,黄色诱捕器诱集效果最差,诱捕器悬挂高度以距地面0.8和1.2 m对枣飞象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研究发现,配方C引诱剂、黄色诱捕器、诱捕器悬挂高度为0.8和1.2 m为最佳组合,建议在对枣飞象进行田间监测和防控的生产实践中应用.
推荐文章
几种引诱物对红棕象甲的诱集和田间监测
引诱物
红棕象甲
嗅觉反应
诱集
监测
不同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松墨天牛
诱捕器
引诱剂
天牛线虫携带率
怀卵量
性诱剂诱捕器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性诱剂
玉米螟
防治效果
黄板加信息素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集作用
黄曲条跳甲
粘虫黄板
信息化学物质
引诱剂
诱集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配方引诱剂和诱捕器对枣飞象成虫的田间诱集效果
来源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枣飞象 引诱剂 诱捕器颜色 诱捕器悬挂高度 诱集效果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68.1|S7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200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阎雄飞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48 167 7.0 10.0
2 刘永华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55 185 7.0 10.0
3 李刚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9 46 4.0 5.0
4 王亚文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 0 0.0 0.0
5 张幼怡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0)
共引文献  (181)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3(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枣飞象
引诱剂
诱捕器颜色
诱捕器悬挂高度
诱集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006
32-1161/S
大16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28-1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7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