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是由多种病原生物共同作用引起的.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害的发生,本试验设计了8种防治方案,经过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每种方案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方差分析表明,第1次试验(4月10日)各防治方案之间差异显著,第2次试验(5月10日)各防治方案之间差异不显著;将2次试验进行比较,第1次效果优于第2次.试验表明,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应及早防治,以早期“46%可杀得叁千1 500倍液+80%代森锰锌600倍液”,后期“80%乙蒜素1 5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效果最好.
推荐文章
防治核桃黑斑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核桃黑斑病
杀菌剂
室内毒力
药效
不同药剂(组合)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田间防治试验
核桃
‘辽宁1号’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
田间防治
承德地区马铃薯黑痣病田间调查与防治措施
承德
马铃薯黑痣病
田间调查
防治
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水稻
稻纵卷叶螟
药效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宜昌地区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田间防治初报
来源期刊 天津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核桃顶端褐色坏死 综合防治 宜昌地区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6.64
字数 31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500.2020.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鹏程 33 43 3.0 4.0
2 孙智 7 1 1.0 1.0
3 贾切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桃顶端褐色坏死
综合防治
宜昌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农业科学
月刊
1006-6500
12-1256/S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68号农科大厦1905室
6-16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7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