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作为一份颇具“同人”色彩的副刊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报刊场域中显得较为“瞩目”.它不仅以富有个性的批评实践建构出一批“另类”经典(如《关连长》《我们夫妇之间》《母亲和孩子》《柳堡的故事》等),更信笔指点权威、敢于陈一家之言,屡屡向解放区文艺的标杆性人物(如丁玲、赵树理、孙犁等)发起挑战,而这也最终导致了它的停刊.对《文学评论》双周刊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厘清50年代初期意识形态结构内部的种种矛盾和分歧,同时对还原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多重语义发展的可能大有帮助.
推荐文章
从功利走向审美--谈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基本格局和走向
文学批评形态
功利性文学批评
审美性文学批评
舞者的姿态——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沈从文
文学批评
特色
不足
意义
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构建与教学
当代文学
批评
创作
构建
关于文学批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本质
标准
主体
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与1950年代初期的文学批评
来源期刊 文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光明日报》 《文学评论》 文学副刊 建国初期文学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明日报》
《文学评论》
文学副刊
建国初期文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8号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