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全收获法调查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下灌草生物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下灌木、草本生物与林分和立地条件生物量模型.得到的最优灌木生物量模型为S=-0.784-0.217x1+0.003x2+0.003x3(S、x1、x2、x3分别为灌木生物量、坡向、海拔和样地乔木蓄积量),模型拟合优度R2为0.641,各参数在Sig.≤0.05时达到显著水平,因子间不存在共线性,总相对误差RS<24.2%、平均相对误差RMA<6.54%;最优草本生物量模型为H=0.159+0.017x1+0.015x2-0.076x3(H、x1、x2、x3分别为草本生物量、乔木平均胸径、坡度、坡位),模型拟合优度R2为0.150,各参数在Sig.≤0.20时呈现显著水平,因子间不存在共线性,总相对误差RS<31.5%、平均相对误差RMA<10.5%.
推荐文章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变化
长白山
红松阔叶林
优势种
皆伐干扰
耐阴性
重要值
基于森林生物量相容性模型长白山天然林生物量估测
天然林
森林生物量
估测
森林调查
相容性模型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隙及更新特征
林隙
森林更新
红松阔叶林
长白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下灌草生物量模型构建
来源期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松阔叶林 生物量模型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长白山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305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18.5
字数 5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3/j.issn.1009-4822.2020.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金萍 北华大学林学院 41 705 10.0 26.0
2 范春楠 北华大学林学院 44 494 8.0 21.0
3 郭忠玲 北华大学林学院 51 833 12.0 28.0
4 周振钊 北华大学林学院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5)
共引文献  (361)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8(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5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2(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4(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5(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松阔叶林
生物量模型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9-4822
22-1316/N
大16开
吉林市滨江东路3999号
12-184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07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