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摘要:
现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系统出力具有的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降低了其设备利用率.兼具电能质量治理和并网功能的复合功能并网逆变器的提出提升了并网设备利用率并改善了并网电能质量.针对其重要环节之一的负荷电流补偿分量检测与提取,本文研究了三相三线制电路在不平衡和非线性负载下两种电流检测方法的差异,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运算复杂度进行分析,这两种方法分别是依据p-q理论而来的ip-iq检测法和基于CPT(conservative power theory)理论的检测法.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的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平衡和非线性负载下基于CPT理论的电流检测法可以更灵活地检测出负载电流各分量,但ip-iq检测法所需运算量更少.
推荐文章
光伏并网对电能质量影响的仿真分析及治理对策
太阳能
分布式电源
最大功率追踪技术
配电网
谐波污染
电能质量
基于多载波实现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研究
逆变器并联
漏电流
准PR控制器
多载波调制
LCL型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稳定性分析
逆变器
电流控制器
稳定性判据
比例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电流检测方法对并网逆变器用于电能质量治理的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学科
关键词 CPT理论 ip-iq检测法 电流检测 并网逆变器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系统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44/j.1674-1757.pcrpc.2020.0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果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9 192 9.0 13.0
5 周子轩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 0 0.0 0.0
6 王久珲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1)
共引文献  (67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PT理论
ip-iq检测法
电流检测
并网逆变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双月刊
1674-1757
61-1468/TM
大16开
198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1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