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哈尔滨荒山黄土位于欧亚黄土带的最东端,毗邻亚洲大陆干旱带的东部边缘,对它的成因机制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层次理解松嫩平原地貌-气候-粉尘堆积的耦合关系.然而,目前荒山黄土成因还存在认识上的不统一.我们通过野外观察及对哈尔滨荒山钻井岩芯进行粒度、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和磁化率分析,进而探讨荒山黄土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荒山黄土的粒度组成以粗粉砂级(16~63μm)为主,粒度参数特征(平均粒径、中值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和峰态)、粒度像特征(C-M、A-M和L-M)、判别式函数及Kd值对荒山黄土风成成因的指示不明显;L1-L5黄土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也没有与受流水改造的L5次生黄土和黄土-古土壤序列下伏的河湖相沉积(荒山组)区分开;荒山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呈现出周期性高低变化的特征,与黄土高原典型风成黄土剖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野外观察,荒山黄土具有均一沉积和垂直节理发育等风成黄土典型特征.本文运用整合的方法确定哈尔滨荒山黄土为风积成因.黄土的粒度和地球化学指标作为黄土成因机制的替代性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应当结合野外观察和磁化率等其他替代性指标共同使用,才能够从中提取正确的成因机制信息.
推荐文章
新疆伊犁黄土磁化率增强机制差异性分析
伊犁黄土
磁化率
粒度
中亚
增强机制
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磁化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磁化率
粒度
色度
帕米尔
增强机制
基于光谱磁化率模型的黄土剖面地层划分
高光谱
磁化率
黄土剖面地层划分
S2以来下蜀黄土沉积序列磁化率记录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
下蜀黄土
磁化率
深海氧同位素阶段
镇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哈尔滨荒山黄土的成因 ——粒度、地球化学、磁化率、沉积和地貌特征的整合记录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荒山黄土 风积成因 荒山组 哈尔滨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调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0-43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34.63|P931.06
字数 70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5/cagsb.2019.1118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7)
共引文献  (193)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山黄土
风积成因
荒山组
哈尔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