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伴有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胚系突变的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且BRCA突变癌细胞的DNA同源重组修复存在异常.无论是由于BRCA1/2基因突变,还是由于其他信号通路的异常所引起同源重组异常的乳腺癌,均可通过抑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取得显著疗效.随着多种PARP抑制剂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用于治疗卵巢癌患者,多项临床试验也正在评估PARP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治疗是否可以使更多乳腺癌患者获益.除PARP抑制剂单药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的研究外,还有PARP抑制剂-铂类药物联合治疗携带BRCA基因突变乳腺癌或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此外,很多关于免疫疗法联合PARP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然而PARP抑制剂毒性及治疗抵抗的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对PARP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治疗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推荐文章
PARP抑制剂治疗前列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PARP抑制剂
前列腺癌
合成致死
癌症靶向治疗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芳香酶抑制剂
乳腺肿瘤
三唑类
雄二烯类
PD-1/PD-L1抑制剂联合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PD-L1抑制剂
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肿瘤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ARP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际外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聚ADP核糖聚合酶类 酶抑制剂 研究进展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20.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宣立学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3 3 1.0 1.0
2 李源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2 4 1.0 2.0
3 王仲照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聚ADP核糖聚合酶类
酶抑制剂
研究进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外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203
11-539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2-606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43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