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Web of Science中不断涌现出拥有1 000个、甚至更多作者,横跨100多个国家的研究论文.众多作者/众多国家的组合产生出复杂的作者署名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典型学术论文,而且推升了论文引用率.在该报告中,我们将描述两种模式,它们将复杂作者署名与引用率提升效应关联在一起:与多作者署名(超过10个作者,5个以上国家)相关的普遍性引用率提升;超大规模作者署名(超过100个作者,超过30个国家)导致的更具扰动性的结果.在整个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一篇论文最常见的作者人数是3人,全球95%的论文署名作者人数不超过10人(表1).一篇论文最常见的作者所属国数量是1个,全球99%的论文署名作者所属国数量不超过5个(图1、表2).复杂作者署名(多作者、多国家)现象过去五年持续呈上升势头.最大的相对增长与超大规模作者署名的显著增加密切相关(图2).对一篇论文来说,多一个国家比多一个作者更有益处:复杂作者署名与研究绩效指标相关(“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图3);作者人数与引文影响力的小幅持续上升相关联(图4);国家数量与幅度更大但不太稳定的引文影响力上升相关联(图5).作者与引文影响力模式因学科而异.在生物学领域,日益增加的作者和国家数量始终与引文影响力的上升相关联.但在临床医学领域,这种效应更不稳定,更多的作者与国家数量造成更高的CNCI,高达世界均值的100倍.在化学领域,署名作者人数与引用数量之间没有密切联系(图6);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当国家数量很多时,影响力值异常之高(图7).在国家层面也能观察到多作者署名和超大规模作者署名的影响.具体影响取决于本国研究基础的规模.对所有国家而言,引用影响力随着署名作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对小国而言,影响力的增加更明显,也更多变(图8).在全球占比5%的10人及以上多作者署名论文中,每个国家均有份额,并通过该份额实现引用影响力的增长.在成长型的小规模研究经济体中,这些论文的平均CNCI是一般论文的5倍,甚至更多(表3).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作者署名与研究分析
来源期刊 科学观察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前沿及热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64
页数 1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78/j.cnki.1673-5668.202004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观察
双月刊
1673-5668
11-5469/N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82-455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