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对典型Ca/Si原子比为0.33、0.73、1.78的CMAS(主要组分为CaO-MgO-Al2O3-SiO2)腐蚀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热障涂层(TBCs)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当Ca/Si原子比为0.33时,沿着整个被腐蚀的YSZ涂层会有ZrSiO4形成,YSZ陶瓷层上部区域原始的“羽毛状”柱状晶转变成相互连接的颗粒状结构,陶瓷层中部和下部区域仍为柱状晶结构,在颗粒状晶粒间隙和柱状晶晶粒间隙都有CMAS渗入.当Ca/Si原子比增加到0.73时,YSZ上部柱状晶退化成晶粒,下部柱状晶“羽毛状”结构退化,柱状晶上有明显的腐蚀坑,整个YSZ晶粒之间充满了非晶态的CMAS,而且在YSZ的顶部有部分m-ZrO2出现,在YSZ/Al2O3界面处还有硅酸锆(ZrSiO4)、钙长石(CaAl2Si2O8)和尖晶石(MgAl2O4)形成.当Ca/Si原子比增加到1.78时,柱状晶转变成等轴晶,非晶的CMAS和MgAl2O4填充在晶粒间隙,并伴随有t-ZrO2到m-ZrO2的相转变.结果表明,Ca/Si原子比含量高的CMAS对YSZ涂层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推荐文章
微叠层结构EB-PVD热障涂层
热障涂层
微叠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扩散系数
激光脉冲
EB-PVD 热障涂层的热循环失效机理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热循环
失效机理
EB-PVD热障涂层对IC10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IC10合金
EB-PVD热障涂层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MAS组分对EB-PVD热障涂层微结构退化的影响
来源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障涂层 CMAS腐蚀 硅酸锆 钙长石 尖晶石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06
页数 12页 分类号 TG174.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勇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12 2.0 3.0
2 蔡灿英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7 2.0 2.0
3 聂晓旭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孙忠祥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5 孙伟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障涂层
CMAS腐蚀
硅酸锆
钙长石
尖晶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6-644X
43-1549/N
大16开
湖南省湘潭市
42-3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91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