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12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差异及垂直空间分布规律.[方法]以12年生3种造林密度(1800、3000、4500株?hm-2)杉木林为研究林分,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测定林分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探析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垂直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杉木人工林树干、树皮、宿留枯枝、宿留枯叶和林下凋落物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提高.杉木鲜枝和鲜叶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林下植被生物量则呈下降趋势.就同一密度而言,树皮和树干的生物量在0~2m区段达到最大值,宿留枯枝和宿留枯叶的生物量在4~8m区段达到最大值,鲜枝和鲜叶的生物量在8~10 m区段达到最大值.乔木层地上部分是杉木人工林氮储量的主体,造林密度为18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生物量表现为:乔木层地上部分>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3000、4500株?hm-2的林分则表现为:乔木层地上部分>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结论]在一定造林密度范围内,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提高,林下植被层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在一定的垂直空间范围内,杉木人工林树干和树皮的生物量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而宿留枯枝、宿留枯叶、鲜枝和鲜叶的生物量随垂直空间高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推荐文章
空心箭竹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
空心箭竹
生物量
回归模型
施肥对硬头黄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构的影响
施肥
构件
地上部分
生物量结构
硬头黄竹
勃氏甜龙竹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
勃氏甜龙竹
生物量
回归模型
苦竹笋材兼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规律研究
苦竹
林分结构
竹秆
竹枝
竹叶
生物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密度12年生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垂直分布
来源期刊 亚热带农业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分密度 生物量 垂直空间 分布规律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4-231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91.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20.04.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6)
共引文献  (235)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7(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8(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9(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2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杉木人工林
林分密度
生物量
垂直空间
分布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亚热带农业研究
季刊
1673-0925
35-1279/S
大16开
福州金山福建农林大学
34-18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2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