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蜂毒肽等抗菌肽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而直接杀灭细菌,因此它的杀菌功能具有高效、广谱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并被认为有望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然而,抗菌肽通过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来实现杀菌的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本文结合单分子荧光追踪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单分子运动的角度对蜂毒肽与二元脂质细胞膜的界面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大多数脂分子而言、部分脂分子在膜内的扩散速率会由于蜂毒肽的吸附、聚集、插膜成孔等扰动行为发生显著降低;而蜂毒肽倾向于作用在多组分脂膜相畴的边界处,干扰并降低脂膜相分离的程度,进而降低相边界对脂质分子扩散运动的限制.本工作阐明了蜂毒肽的膜作用活性对脂分子运动行为和脂膜相行为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这些结果对于从单分子运动行为的角度来探索抗菌肽生物活性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蜂毒肽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蜂毒肽
药理作用
抗肿瘤
作用机制
蜂毒肽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蜂毒肽
抗肿瘤
凋亡
免疫调节
蜂毒肽抗肿瘤研究新进展
蜂毒肤
抗肿瘤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蜂毒肽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蜂毒肽
神经胶质瘤
细胞增殖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蜂毒肽与二元脂膜相互作用过程的单分子运动行为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蜂毒肽 细胞膜 单分子追踪 分子动力学模拟 单分子运动行为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8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76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9.2020016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恺 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 8 11 2.0 3.0
5 徐成 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 3 0 0.0 0.0
6 林召 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 1 0 0.0 0.0
7 元冰 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蜂毒肽
细胞膜
单分子追踪
分子动力学模拟
单分子运动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