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OPD波前像差仪在早期诊断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导致视觉质量下降中的意义及引导干预疗效.方法 纳入白内障术后自觉视力下降者20例(20眼),最佳矫正视力均大于0.5,合并视觉症状,裂隙灯下见后囊膜I级及以下轻度增殖混浊.患眼行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并分别于激光术前后利用OPD波前像差仪进行波前像差检查.结果 激光术后患眼视力提高(1.10±0.91)行,主要视觉症状改善率为100%.OPD结果示激光术后总像差、眼内高阶像差和眼内像差下降,4mm瞳孔区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对应的面积比值增加(P<0.05).结论 OPD波前像差仪可灵敏、客观地反映人工晶状体眼合并后囊膜混浊的视功能状态,为治疗时机的选择和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波前像差仪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波前像差
测量技术
波前像差仪
眼科
波前像差对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诊治的临床意义
波前像差
Nd∶YAG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眼
后囊膜混浊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和传统LASIK术后波前像差的比较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近视
散光
波前像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OPD波前像差仪在后囊膜混浊早期诊治干预时机的应用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OPD波前像差仪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 后囊膜混浊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460/j.cnki.0253-3685.2020.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于蓝 200041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眼科 13 80 4.0 8.0
3 罗勤 200041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眼科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OPD波前像差仪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
后囊膜混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