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了一种催化还原法脱硫化氢并副产硫磺的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研究了混合气体温度、氧气流量、通入氧气位置(进口与脱硫装置顶部端盖的距离)及初始H2 S体积分数对H2 S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的H2 S脱除率在98%以上,随着混合气体温度的升高、氧气流量的增加或通入氧气位置与脱硫装置顶部端盖距离的增加,H2 S脱除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初始H2 S体积分数的增加,H2 S脱除率略有下降,故选择合适的混合气体温度、氧气流量、通入氧气位置及初始H2 S体积分数,可显著提高该系统的H2 S脱除率.
推荐文章
超重力氧化还原法用于天然气脱硫的探索性研究
天然气
氧化还原法
配合铁
脱硫
采油系统硫化氢治理技术探索
集输系统
硫化氢
生物抑制
超重力法脱除气体中硫化氢
超重力
旋转填料床
PDS
脱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催化还原法脱硫化氢系统实验测试研究
来源期刊 煤炭转化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铁基催化剂 催化还原法 H2S 脱除率 干法脱硫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546|X784
字数 4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26/j.cnki.ebcc.2020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宝忠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7 0 0.0 0.0
2 孙运兰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 0 0.0 0.0
3 沈冰燕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1 1.0 1.0
4 于海龙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1 1.0 1.0
5 刘恩海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4 1 1.0 1.0
6 霍爱玺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1 1.0 1.0
7 王奕雅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基催化剂
催化还原法
H2S
脱除率
干法脱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转化
双月刊
1004-4248
14-1163/TQ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22-4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8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