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或内界膜翻转在特发性大黄斑裂孔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研究.24例24眼特发性大黄斑裂孔患者均行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玻璃体切割术,术中使用内界膜反折填塞于黄斑裂孔中者12例12眼为内界膜填塞组,使用内界膜反折覆盖于黄斑裂孔中者12例12眼为内界膜翻转组.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孔闭合率、OCT检查结果 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内界膜填塞组12眼黄斑裂孔全部闭合,黄斑裂孔闭合率为100%;内界膜翻转组12眼中11眼黄斑裂孔闭合,黄斑裂孔闭合率为91.67%,两组黄斑裂孔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P=0.32).术后6个月,内界膜填塞组BCVA为(1.13±0.40)logMAR,内界膜翻转组为(1.03±0.36)log-MA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术后6个月内界膜翻转组BCVA优于内界膜填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56).OCT检查示,内界膜翻转组有3眼(25.00%)视网膜外层结构部分恢复,内界膜填塞组均未见视网膜外层结构恢复患者.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或内界膜翻转治疗特发性大黄斑裂孔,均能提高黄斑裂孔的闭合率,稳定及改善BCVA.
推荐文章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酸钠凝胶辅助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
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瓣翻转
玻璃酸钠凝胶
裂孔闭合率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
内界膜剥离
玻璃体切割术
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并内界膜翻瓣填塞的临床疗效
黄斑裂孔,大直径
玻璃体切除
内界膜,内界膜剥除,内界膜翻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或内界膜翻转对特发性大黄斑裂孔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特发性大黄斑裂孔 内界膜填塞 内界膜翻转 玻璃体切割术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4.5
字数 34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 47 139 6.0 9.0
2 曾苗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 6 6 1.0 2.0
3 洪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 5 6 1.0 2.0
4 黄志坚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发性大黄斑裂孔
内界膜填塞
内界膜翻转
玻璃体切割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