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费尔巴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以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文本为依据,可以还原马克思“接触—学习—崇拜—运用—反思—批判—扬弃—超越”费尔巴哈思想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理论连接点在于“发生学观点的批判哲学”。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学术关系的历史原像——一种基于文本的比较性诠释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 费尔巴哈 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人本学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7
页数 7页 分类号 A8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中奇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1 59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
费尔巴哈
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人本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双月刊
2096-1138
10-1351/A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2层
82-624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