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
选用煤基管状炭膜作为电控离子交换膜电极,利用双电层-电控离子交换机制分离稀溶液中Pb2+,考察了操作方式(静态、动态)、膜电极电位、Pb2+初始浓度和共存阳离子对Pb2+电控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炭膜作为石墨化多孔炭材料,具有良好的电活性;在负电位条件下,利用炭膜电极表面与离子形成的双电层效应和含氧官能团的络合作用共同实现了Pb2+的高效分离;在动态渗透过程中,吸附电位为-5 V时,渗透液中始终未检测到Pb2+;在多种阳离子共存溶液中,炭膜对Pb2+仍然保持100%的去除率;此外,炭膜在5次吸脱附循环后,去除率仍可达96%,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推荐文章
新型煤基炭膜电控分离废液中低浓度铅离子
电控离子交换
煤基炭膜
膜分离
铅离子
新型煤基炭膜电控分离废液中低浓度铅离子
电控离子交换
煤基炭膜
膜分离
铅离子
碳纳米管基电子-离子双传递功能复合膜的构筑及电驱动离子分离性能
碳纳米管
磺化聚苯乙烯
纤维素纳米纤维
电控离子选择性渗透
导电性
双电层电容器植物基活性炭研究进展
双电层电容器;
植物
生物质
活性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控煤基炭膜基于双电层效应高效分离稀溶液中铅离子
来源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煤基炭膜 电控离子交换 双电层 铅离子 选择性分离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1-3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150.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0.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晓刚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38 831 15.0 22.0
2 马旭莉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2 87 7.0 9.0
3 常璐通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0 0.0 0.0
4 高凤凤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0 0.0 0.0
5 杜晓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基炭膜
电控离子交换
双电层
铅离子
选择性分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432
14-1220/N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337信箱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41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