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增生性瘢痕的有效动物模型.方法 于SD大鼠鼠尾形成6 mm矩形创面,根据创面边缘距鼠尾根部的距离分为A组(3 cm)和B组(5 cm).术后16 d进行牵拉并测量创面牵张力.于牵拉7、14、21、28 d拍照记录两组的瘢痕的大体变化.于牵拉28 d检测两组瘢痕中张力相关蛋白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和共激活因子相关蛋白(YAP)活化情况.结果 A、B两组牵拉即刻的牵张力分别增加了(22.78%±2.452%)和(15.46%±2.193%)(P<0.05).相比B组,A组瘢痕厚度显著增加(P<0.05),胶原束粗大呈漩涡样排列紊乱,且α-SMA蛋白表达高于B组(P<0.05).A组FAK和YAP阳性表达率均较B组增高(P<0.05;P<0.001).结论 于鼠尾3 cm处建立创面进行牵拉可以建立更接近于人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
推荐文章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动物模型与临床应用
瘢痕,肥大性
瘢痕疙瘩
疾病模型,动物
维甲酸对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生物性状的影响
维甲酸
增生性瘢痕
Ⅰ型胶原
cyclinD1
雌激素制备大鼠子宫肌瘤动物模型
子宫肌瘤
动物模型
大鼠
雌激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的大鼠鼠尾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来源期刊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张力 大鼠 局部黏着斑激酶 转录共激活因子相关蛋白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19+.6
字数 34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20.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生性瘢痕
张力
大鼠
局部黏着斑激酶
转录共激活因子相关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双月刊
1673-0364
31-1946/R
大16开
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8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