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连配黄芩是苦寒燥湿药物相须配伍的经典药对,《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黄连黄芩药对的方剂共9首,涉及条文12条,共12个症状,依次是:心下痞(5次)、下利(4次)、呕吐(3次)、肠鸣(3次)、心烦(2次)、出汗(2次)、干噫食臭(1次)、失眠(1次)、出血(1次)、恶寒(1次)、喘(1次)、狐(1次).症状不同,配伍的药物选择也各不相同.量效关系方面,黄连在清心火、安心神时用量最重,达到四两,辅以黄芩二两,二者比例为2:1;治疗病机以湿热为主的呕吐、下利时,黄连、黄芩的剂量均为三两,二者比例为1:1;治疗寒热错杂痞证时,黄连仅用一两,黄芩仍为三两,二者比例为1:3;治疗无形邪热阻滞中焦之热气痞或出血证,黄连、黄芩用量仅为一两,二者比例为1:1.黄连、黄芩各自的剂量大小与两药在全书中的用药规律具有相关性.
推荐文章
《伤寒杂病论》本作《伤寒集病论》
傷寒裸病論
伤寒集病论
伤寒论
书名
奇恒理论
探讨《伤寒杂病论》中“伤寒”之义
伤寒
温病
外感
热证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序的学习心得
伤寒杂病论
明堂
阙庭
三部九候
学习心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杂病论》黄连黄芩药对应用规律探究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张仲景 黄连 黄芩 药对 证治规律 量效关系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95/j.cnki.0257-358x.202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伟刚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张仲景
黄连
黄芩
药对
证治规律
量效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