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在对马达加斯加地质演化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和监测,结合已有水文资料对Mahajanga盆地岩溶的水文效应开展研究.受地质结构、岩性等条件的控制,Mahajanga盆地东部演化形成绵延近300 km的岩溶槽,在西南部则形成面积达12000 km2的岩溶台地.岩溶槽和岩溶台地的岩溶发育均以水平方向为主,垂直方向发育较浅,岩溶形态则呈现出明显的均等溶蚀特征.盆地东部岩溶槽拦截了大部分来自高原的河流,是马达加斯加最重要的汇流区,同时,特殊的地质结构也演化形成独特的地下"汇流"系统.岩溶槽区内平缓的河床比降、复杂的河流网络、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洼地、分布广泛的松散堆积层以及面积广阔的地下岩溶系统,构成了巨大的水循环调节库,对水文过程将产生较大的"滞流"效应.盆地西南部的岩溶台地面积广,规模大,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储水"水库",对地表径流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推荐文章
鼠疫由马达加斯加传入我国的风险评估
鼠疫
马达加斯加
风险评估
马达加斯加Antanisoa石墨矿床成因分析
地质学
金云母
镁电气石
流体充填
Antanisoa石墨矿床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石墨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主量元素
区域变质型
石墨矿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森林开发
森林开发
马达加斯加
砍伐森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达加斯加Mahajanga盆地岩溶水文效应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Mahajanga盆地 岩溶槽 岩溶台地 水文效应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5-351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1(4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2/karst202003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向训 15 9 2.0 3.0
2 危润初 11 38 3.0 6.0
3 郑仰奇 5 20 2.0 4.0
4 孙萌 3 52 2.0 3.0
5 袁汉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ahajanga盆地
岩溶槽
岩溶台地
水文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