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炎症反应是缺血性卒中后病理生理的核心内容,其过程涉及免疫和炎症细胞,不同途径和来源的被激活的炎症因子共同参与.早期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被激活,随之淋巴细胞的聚集和浸润也增加了对脑细胞的损伤;但也有研究发现,在特定刺激下,中性粒细胞可以从促炎表型向抗炎表型转变,进而保护脑细胞;淋巴细胞中部分T细胞亚型可以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调节淋巴细胞的活性,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另外,在缺血性卒中后,除脑内局部的炎症反应外,外周循环的炎性反应和免疫抑制也参与其病理机制.免疫调节有望成为未来缺血性卒中治疗的靶点.
推荐文章
缺血性卒中与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
免疫
缺血性卒中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卒中
C-反应蛋白
缺血性卒中
病理生理
小胶质细胞介导缺血性卒中后炎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缺血性卒中
炎症反应
小胶质细胞
活化
经典型活化
替代性活化
脑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炎症反应与缺血性卒中
来源期刊 中国卒中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炎症细胞 炎症反应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4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一平 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3 82 6.0 8.0
2 林杰 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2 63 5.0 6.0
3 邱晓雪 邯郸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 2 0 0.0 0.0
7 李世文 邯郸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11 于鹭 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3)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1)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卒中
炎症细胞
炎症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卒中杂志
月刊
1673-5765
11-5434/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25号房地置业大厦606室
80-50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5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