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来自盆地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富烃坳陷,其中贡献最大的长7段页状优质烃源岩以富铀、夹多层凝灰岩为特征.延长期大型富烃坳陷具南深北浅的坳陷型结构,内部接受统一的湖相沉积.在富烃坳陷的深湖-较深湖区,为优质烃源岩发育区;亦为烃源岩中较高铀含量(测井高伽马异常)和凝灰岩夹层较厚分布区,在位置上三位一体、彼此交互叠置.盆地上古生界-中侏罗统多层系高热演化区上下同位,早-中侏罗世多期持续沉降区先后叠置,均位于延长期富烃坳陷范围内.综合调查研究揭示,在延长期,特别是长7段沉积期间,各类深部物质上拱挤入构造(如砂岩墙(脉)、泥岩脊和热液碳酸盐岩结核)、同沉积变形构造(如断裂、褶皱、揉皱、滑塌、滑坡等(软)地层变形)和事件沉积(如浊流沉积、震积岩及湖底扇等)发育,主要分布在富烃坳陷深湖-较深湖区.在烃源岩等地层中,检测出多种指示深部热流体活动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异常.深部探测显示,在富烃坳陷深部400km以上壳幔各界面呈上拱的结构特征.这表明延长期富烃坳陷和其中优质烃源岩是在构造活动明显、深部作用活跃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中形成演化的,从深层次揭示了其形成条件与发育环境.延长期富烃坳陷与印支期秦岭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及其岩浆活动,在空间上相邻、发育时限相当、演化阶段响应、活动兴衰同步,是在华北-扬子两大陆块汇聚碰撞,进而向板内构造环境转换的动力学环境中进行的.延长期富烃坳陷两次较长距离的沉积-沉降中心迁移,是对秦岭碰撞造山环境重大变革始发的响应和纪录.在南北两大陆汇聚碰撞过程中,在仰冲华北板块后陆地带深部积聚的巨量俯冲物质发生熔融和热量转换,促使该区深部物质过饱和聚集、热能及压力超常骤增,形成较小尺度地幔对流,熔融物质与热能上拱,引发地壳表浅层拱张破裂和侧向扩展,于是发生沉降,形成延长期具热-张性特性的富烃坳陷,称其为后陆盆地.后陆盆地与前陆盆地分别位于碰撞造山带两侧仰冲和俯冲板块临山一侧,但其构造属性有质的不同,油气赋存和成藏特征也差别较大.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延长组长7烃源岩埋藏史
长7烃源岩
埋藏史
鄂尔多斯盆地
热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构造裂缝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
裂缝(岩石)
沉积(地质)
奥陶纪
三叠纪
侏罗纪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早古生代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沉积中心迁移及其动力学背景
沉积中心
延长组
动力学环境
盆山耦合
秦岭造山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坳陷形成的动力学环境与构造属性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晚三叠世延长期 富烃坳陷 事件沉积 深部作用 后陆盆地 秦岭造山带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3-1930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542|P618.13
字数 204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8654/1000-0569/2020.06.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池洋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11 119 5.0 10.0
2 赵红格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4 8 1.0 2.0
3 王建强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6 18 2.0 4.0
4 邓煜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5 1.0 2.0
5 张东东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5 1.0 2.0
6 邱欣卫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43 1.0 2.0
7 赵俊峰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31)
共引文献  (1573)
参考文献  (4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3(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5(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1)
1997(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19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19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01(5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2(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1)
2005(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6)
2006(9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9)
2007(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4)
2008(9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88)
200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10(6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11(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12(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13(6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14(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5(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中晚三叠世延长期
富烃坳陷
事件沉积
深部作用
后陆盆地
秦岭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