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六方相晶体结构的MoO3微晶,采用沉淀-沉积法和光致还原法将Ag/AgCl纳米颗粒沉积于MoO3微晶上,从而制得新型的Ag/AgCl/MoO3异质结光催化剂.通过包括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等方法在内的各种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并以苯并噻吩(BT)为目标硫化物,研究在可见光下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前驱体浓度及反应时间对BT的氧化脱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g/AgCl/MoO3异质结在催化剂用量为1.5g/L,氧化剂用量O:S=4,前驱体Mo(VI)浓度为0.07mol/L,可见光照射2.5h后,光催化氧化脱硫活性达92%.
推荐文章
Mo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三氧化钼
氮化碳
可见光
光催化
MoO3改性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MoO3/TiO2
TiO2
XRD
光催化
改性
磁性γ-Bi2MoO6/Fe3O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γ-Bi2MoO6
Fe3O4
磁性
可见光催化降解
PTFE/Al/MoO3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反应性能
PTFE/Al/MoO3
铝热剂
准静态压缩
动态冲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g/AgCl/Mo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Ag/AgCl/MoO3异质结 光催化脱硫 Ag/AgCl等离子体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8-244,32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B333
字数 47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36/j.cnki.issn1673-2812.2020.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海洲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16 130 6.0 11.0
2 柯倩倩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2 0 0.0 0.0
3 张兵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8 3 1.0 1.0
4 黄彪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1 0 0.0 0.0
5 李俊旗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热合成法
Ag/AgCl/MoO3异质结
光催化脱硫
Ag/AgCl等离子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