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近年来国家积极引导,传统中国文化获得复兴与发展,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勃兴。文章从研究灰塑艺术与祠堂关系的视角出发,提出理解灰塑艺术"原境"的方法论,以抓住祠堂"原境"的文化思想,重视灰塑艺术与祠堂的"共生"关系,由此阐述灰塑艺术在思想观念上的特点以及它在物质层面的实用性,并从灰塑艺术中谈现代社会的亲族观念的淡化,进一步说明文化的遗失和人的间接联系。
推荐文章
塑身内衣的塑形效果研究
塑身内衣
塑形效果
体型分类
人体测量
塑形值
对21世纪石湾微塑艺术的反思
石湾微塑
传统技法
改革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留在祠堂上的灰塑艺术——灰塑“原境”观念探析
来源期刊 大观(论坛)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灰塑 “原境” 文化意义 祠堂 血亲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烨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 0 0.0 0.0
2 刘晓达(指导)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塑
“原境”
文化意义
祠堂
血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观(论坛)
月刊
2095-8250
41-1431/J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北土街9号
36-74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2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