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下垫面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对流域水文过程、水文通量、水量平衡以及生态系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极端暴雨条件下剖面土壤蓄水能力和入渗规律,对于阐明流域产汇流过程和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采用土壤墒情仪对陕北"7·26"特大暴雨事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剖面土壤水分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分析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剖面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和蓄水过程,利用Horton入渗模型模拟了剖面土壤水分湿润锋的运动过程,揭示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剖面土壤水分的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草地不同深度层次土壤水分与降雨过程的响应不同,具有层次性和明显的滞后效应,其中,0~140 cm是影响该地区土壤水文过程的关键层次;(2)土壤水分再分配结束时,湿润锋最深深度达140 cm,土壤蓄水量达225.99 mm,较降雨前95.37 mm增加了1.37倍;(3)极端暴雨过程中湿润锋的运动随时间呈对数递减关系,其稳渗速率随容重增加而减小,呈指数函数递减;(4)极端降雨过程中该地区坡面草地的产流机制仍以超渗产流为主,对于揭示流域的产汇流机制和完善水文预报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不同降雨类型的土壤入渗特征
黄土丘陵沟壑区
坡沟系统
降雨⁃入渗过程
入渗模拟
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不同植被土壤蓄水能力研究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土壤蓄水能力
晋西北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效水和持水能力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有效水
土壤持水能力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抗侵蚀能力的试验研究
土壤抗侵蚀能力
生物结皮
犁底层
黄土丘陵沟壑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蓄水能力和入渗规律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7·26"极端暴雨 入渗过程 产汇流机制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6-30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152.7
字数 9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9021906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8)
共引文献  (311)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2(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3(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4(4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5(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6(4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7(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丘陵沟壑区
"7·26"极端暴雨
入渗过程
产汇流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