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商用LiNi0.5 Co0.2 Mn0.3 O2/石墨电池为对象,研究锂离子电池在高温(45℃)下的失效机理.SEM-能量散射谱(EDS)、XRD、电化学阻抗谱(EI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拉曼光谱和扣式电池测试结果表明:石墨负极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持续生长,消耗大量活性Li+,是失效的主要原因;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破裂,过渡金属元素镍、钴和锰等的溶解析出,负极材料脱落沉积在隔膜上,堵塞小孔,是失效的次要原因.
推荐文章
锆掺杂以提升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的高温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Co0.2Mn0.3O2
锆掺杂
高温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混合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LiFePO4电化学性能研究
湿法球磨法
锂离子电池
混合正极材料
LiNi0.5Co0.2Mn0.3O2/LiFePO4
电化学性能
高温存储
高性能单晶LiNi0.5Co0.2Mn0.3O2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单晶
LiNi0.5Co0.2Mn0.3O2材料
倍率性能
循环寿命
内多孔型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内多孔
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
倍率性能
循环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iNi0.5Co0.2Mn0.3O2/石墨电池高温失效的机理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温老化 失效机理 镍钴锰酸锂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3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35/j.1001-1579.2020.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艳红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2 808 16.0 27.0
2 李守涛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3 阮一钊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耿萌萌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高温老化
失效机理
镍钴锰酸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