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累积威慑”是多隆·阿尔默格、托马斯·瑞德等学者基于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历史实践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对敌人每次挑战均给予回应”和“通过不断胜利塑造实力强大的形象”是影响“累积威慑”成功的条件.但它没有充分呈现出“累积威慑”所蕴含的动态性、过程性特征.鉴于此,本文引入“学习机制”予以修正.就“累积威慑”的机理而言,埃及、叙利亚等国在战争互动中,不断更新对以色列国家实力与威慑决心的认知.1948年至20世纪80年代埃以关系的演变表明,当埃及、叙利亚等国意识到以色列存在实力优势且威慑可信度高时,“累积威慑”会发挥效用;而当这两个条件不同时具备时,“累积威慑”则难以发挥效用.
推荐文章
以色列对华创新合作关系评析
以色列
中国
创新合作
核威慑能力定量化模型研究
核威慑
模型
定量分析
埃及和意大利加强农业合作
农业合作
意大利
埃及
生产体系
持续时间
农业部
部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累积威慑”与埃及和以色列关系的演变
来源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累积威慑” 埃以关系 以色列 中东战争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中东国际关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57
页数 19页 分类号 D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华清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累积威慑”
埃以关系
以色列
中东战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阿拉伯世界研究
双月刊
1673-5161
31-1973/C
大16开
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0号
4-340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3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