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红泥坡铜矿是近年来在四川拉拉地区发现的一个大型铜矿床,其包含铜储量64.2万t,平均品位1.31%.矿体赋存于元古宙老的褶皱基底河口群,与辉长岩侵入体具有时间上的联系,围岩发生了普遍的钠质蚀变.通过红泥坡铜矿区224个钻孔和23条勘探剖面建立了矿体、地层与构造要素的三维模型,该三维地质模型能够表达矿床的精细地质结构以及解释区域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矿区早期的南北向主应力使河口群形成轴向近东西向的大型向斜,晚期的东西向主应力在改造早期褶皱基底的基础上,形成了叠加在其之上的轴向北北东向的复向斜.经过两期主要的构造运动,该地区形成了现在北北东向与北西西向构造相叠加的格架.本项研究为拉拉地区的矿床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能对该地区矿产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四川稻城红卓铜矿床控矿构造研究
四川稻城
红卓铜矿
构造特征
构造序列
河南瓦庙坡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期次划分
瓦庙坡铜矿床
构造滑脱带
构造演化
成矿期次
基于成矿系统的三维定量预测研究 ——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
定量预测
成矿系统
预测模型
拉拉铜矿
矿床四维时空定量评价的新认识--以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床为例
矿床保存环境
3S技术
测年技术
三维地质体模拟
定量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红泥坡铜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控矿构造演化的新认识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红泥坡铜矿床 三维地质模型 构造演化 构造格架 矿产勘查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矿床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8-60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618.41|P624
字数 74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0.03.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6)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泥坡铜矿床
三维地质模型
构造演化
构造格架
矿产勘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