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为对川贝母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川贝母药渣质量标准.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分别建立川贝母药渣总灰分、水分、浸出物与薄层色谱等项目的检查方法并规定限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川贝母药渣的贝母素乙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水提物进行药效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川贝母药渣的总灰分不应超过2.16%,水分不应超过7.72%,浸出物不得少于2.51%,川贝母药渣水提物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P<0.01),显著增加小鼠呼吸道黏膜酚红的排泌量(P<0.01),能极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0.001).川贝母药渣具有止咳化痰抗炎功效,可为进一步利用川贝母药渣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推荐文章
组培川贝母质量标准研究
组培川贝母
灰分
浸出物
薄层色谱
总生物碱
质量标准
玻璃化法优化保存川贝母组织培养物研究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川贝母组织培养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贝母药渣综合质量研究
来源期刊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川贝母药渣 贝母素乙 质量标准 药效研究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与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422.2020.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涛 9 7 1.0 2.0
2 刘博文 1 0 0.0 0.0
3 戴静 1 0 0.0 0.0
4 杨杰 1 0 0.0 0.0
5 贺英俊 1 0 0.0 0.0
6 刘前呈 1 0 0.0 0.0
7 何勇志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贝母药渣
贝母素乙
质量标准
药效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4-5422
51-1216/N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7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