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10、30和60 V三组电压下,于纯钛表面制备了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NT10、NT30和NT60.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接触角测试仪测量其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并比较表面粗糙度.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到不同材料表面,扫描电镜观察菌落形态,活细菌平板计数活菌数.结果: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管径分别约为30 nm(NT10)、100 nm(NT30)和200 nm(NT60),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3种二氧纳米管均出现了锐钛矿的衍射峰,接触角检测结果显示3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接触角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减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3组纳米管的粗糙度值均明显变小(其中NT30展示出最小的粗糙度值).3种不同管径纳米管的表面活细菌数均明显减少,其中表面粘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少的是NT60,表面粘附牙龈卟啉单胞菌最少的是NT30.结论:纯钛表面纳米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后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细菌的粘附.
推荐文章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改性及应用
粉体技术
纳米材料
制备
改性
复合材料
二氧化钛/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二氧化钛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载纳米银二氧化钛纳米管抑菌能力研究
纳米管
纳米结构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黏附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强化传热应用
池沸腾
传热
二氧化钛纳米阵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抗菌性能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修复材料抗菌性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秀霞 莆田涵江医院口腔科 2 0 0.0 0.0
2 曾秀峰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钛纳米管
抗菌性能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研究
月刊
1671-7651
42-1682/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38-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8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