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索禹州煤田西南部云盖山煤矿二矿软煤、软底和硬顶(简称"两软一硬")及开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的不稳定煤层顶板垮落带和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采用现场钻孔成像技术、经验公式类比分析和数值模拟综合研究方法,对该矿23301采煤工作面顶板覆岩垮落带、导水断裂带高度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工作面在非充分采动垮落和充分采动垮落条件下"两带"高度量化取值,垮落带最大高度为14.4 m,导水断裂带最大高度为50.0 m,认为现场钻孔成像技术可用于采动覆岩"两带"发育高度的计算.研究结果对研究区预采掘顶板水害防治及顶板支护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深埋薄煤层工作面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
深埋薄煤层
三灰含水层
导水裂缝带
数值模拟
王家岭矿综放工作面覆岩"三带"实测
综放工作面
上覆岩层
矿井
煤矿
软弱覆岩分层综放开采工作面"两带"发育高度研究
软弱覆岩
特厚煤层
分层综放开采
"两带"高度
松软煤层综采工作面两巷支护的数学理论与数值计算分析
松散煤层
综采工作面
巷道支护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软一硬"不稳定煤层工作面覆岩"两带"发育高度研究
来源期刊 矿业安全与环保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两软一硬" 不稳定煤层 钻孔成像 类比分析 数值模拟 垮落带高度 导水断裂带高度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745
字数 35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835/j.issn.1008-4495.2020.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术云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77 599 12.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软一硬"
不稳定煤层
钻孔成像
类比分析
数值模拟
垮落带高度
导水断裂带高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双月刊
1008-4495
50-1062/TD
大16开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科城路6号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78-35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0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24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