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静脉自控镇痛、切口局部浸润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3种不同给药方式用于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11月我院收治的188例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术后根据患儿的住院号将患儿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切口局部浸润阻滞组(LIB组)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B组).PCIA组术后给予0.1μg/kg舒芬太尼作为负荷剂量,随后接自控镇痛泵镇痛,配方为:2μg/kg舒芬太尼+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为100 ml溶液,背景输注2 ml/h,单次冲击量0.5 ml,锁定时间10 min;LIB组术后用0.25%罗哌卡因+0.1 mg/kg地塞米松混悬液0.5 ml/kg作切口周围局部浸润阻滞;TAPB组术后用0.25%罗哌卡因+0.1 mg/kg地塞米松混悬液0.5 ml/kg超声引导下作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患儿拔管后2、6、12、24、36、48 h FLACC评分和VAS评分,当FLACC评分≥4分,静脉注射吗啡0.05 mg/k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率、吗啡使用频次与剂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瘙痒、镇静过度、切口愈合等级和局部麻醉的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局部麻醉药中毒、穿破腹膜等)发生率.结果:与PCIA组和TAPB组比较,LIB组除了术后12 h VAS评分低于PCIA组外,其余各时间点FLACC评分和VAS评分均较高,补救镇痛率、吗啡使用频次与剂量较高,切口乙级愈合发生率较高(P<0.05);与PCIA组比较,TAPB组术后2、6、12、24 h FLACC评分和术后12、24 h VAS评分较高(P<0.05);与LIB组和TAPB组比较,PCI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延长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镇静过度、瘙痒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与静脉自控镇痛和切口局部浸润阻滞相比,罗哌卡因+地塞米松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荐.
推荐文章
恢复操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应用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恢复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病人的麻醉护理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并发症
麻醉护理
护理
14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临床效果
医学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防治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疼痛
原因和机制
防治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 术后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切口局部浸润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用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79.9
字数 34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3327.202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司小萌 南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24 24 3.0 3.0
2 陈欢 南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3 0 0.0 0.0
3 王铭 南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
术后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切口局部浸润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月刊
1672-5433
10-1462/R
16开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B1-1001
80-74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