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鄂西宜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X射线衍射黏土矿物分析、物性分析、含气性测试和地球物理测井等资料,对区内页岩储层发育特征和页岩脆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宜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依次主要由石英、黏土矿物、长石、白云石、方解石、黄铁矿等组成;具有自底部"高硅、低黏土"页岩向上过渡为"低硅、高黏土"页岩的发育特征.页岩孔隙度主要为1.01%~1.77%,平均1.29%,渗透率主要为0.001×10-3~0.843×10-3μm2,平均0.234×10-3μm2,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含气量普遍大于1 m3/t,厚度可达20 m.脆性矿物含量法脆性分析结果显示,页岩脆性指数分布于39.6%~89.6%之间,平均55.4%,其中底部10 m厚的页岩脆性指数均大于60%,利于储层压裂改造后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弹性参数法脆性分析结果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杨氏模量主要为25.2~67.5 GPa,平均38.9 GPa;泊松比主要为0.177~0.327,平均0.297;脆性指数主要介于8.5%~97.3%之间,平均33.2%;其中底部13 m厚的页岩具有典型高杨氏模量、低泊松比和高脆性指数的特征.页岩脆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9m厚的页岩发育相对最优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条件,脆性属于中-高等程度,造缝能力强,可压裂性好.将页岩段划分为4类可改造储层,其中底部2714.4~2723.4 m段页岩具有泊松比相对最小、含气性最好、脆性最优和有机质含量高等特征,构成研究区最优改造层段.
推荐文章
鄂西地区黄陵背斜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及含气性特征
储层特征
含气性特征
页岩气
五峰组—龙马溪组
黄陵背斜
鄂西
鄂西—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主控因素
成藏条件
页岩气
五峰组—龙马溪组
鄂西—渝东北地区
鄂西宜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岩系硅质来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五峰组—龙马溪组
硅质来源
有机质富集
生物硅
鄂西地区
川东南石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特征
页岩
沉积特征
川东南
石林地区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西宜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其脆性评价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五峰组-龙马溪组 矿物组成 脆性评价 宜昌地区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宜昌页岩气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1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18.130.2+1
字数 59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09/j.cnki.dzkq.2020.02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孝红 58 472 14.0 19.0
2 张保民 33 155 9.0 11.0
3 陈林 11 84 5.0 9.0
4 李海 19 121 6.0 10.0
5 张国涛 11 83 5.0 9.0
6 吕嵘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4)
共引文献  (1722)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8)
201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1(9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8)
2012(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1)
2013(9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8)
2014(6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2)
2015(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16(6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17(2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8(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峰组-龙马溪组
矿物组成
脆性评价
宜昌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