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住院采用LBBAP方式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6例患儿(男1例、女5例)的临床资料、起搏心电图及参数并进行随访.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6例患儿年龄9~14岁,体重26~48 kg;三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右室心尖起搏术后伴心功能下降1例;1例患儿心功能降低,余5例心功能均正常;QRS波时限(95±13)ms;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Z值为1.85±0.65.起搏心电图V1呈右束支传导阻滞样,QRS波时限(111±20)ms,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0,P>0.05).起搏阈值为(0.85±0.26)V,感知(15.0±4.3)mV,阻抗(717±72)Ω.3例可记录到P电位.起搏钉至左心室激动时间为(56±5)ms,不同输出电压下数值恒定.术后超声提示电极均位于室间隔左心室心内膜下.随访无心肌穿孔、电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患儿术后3个月阈值、感知及阻抗分别为(0.60±0.09)V、(16.1±3.9)mV、(662±78)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者LBBAP术后3d恢复正常(45%比57%).术后3个月LVEDD Z值降至(1.1±0.3),较术前明显减小(t=2.383,P<0.05).结论 LBBAP可实现窄QRS波起搏,接近生理性起搏,起搏参数稳定,可快速、有效地纠正长期心动过缓所致的左心扩大及长期右室心尖起搏所致的心功能低下及心脏扩大.较大年龄儿童行LBBAP近期安全性、有效性好,远期潜在风险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左束支区域起搏六例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心脏起搏,人工 安全 治疗结果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心血管疾病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20.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文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29 108 7.0 9.0
2 郭保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 17 40 4.0 5.0
3 戴辰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 9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起搏,人工
安全
治疗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1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