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针对普通弓形板换热器折流板后易出现流动死区的现象,对折流板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一种内嵌百叶板换热器.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得到内嵌百叶板换热器壳程流场分布,并与普通弓形板换热器进行对比,分析百叶角度与百叶数量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弓形板换热器相比,百叶可引流部分流体通过折流板,使内嵌百叶板换热器内流动死区面积明显减小,流场分布更加均匀,具有明显的减小壳程流体压降及提高壳程传热系数的作用;在研究范围内,当百叶角度为60°,百叶数量为每组4片时,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最佳,综合评价因子可达1.76~2.05.
推荐文章
三叶孔板换热器壳程流动及传热数值模拟
三叶孔板
换热器
壳程
模型
数值模拟
三叶孔板换热器壳程传热与压降
三叶孔板
支撑板间距
对流
模型
传热
压降
曲面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
曲面弓形折流板
数值模拟
压力降
传热
垂直布置百叶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性能研究
百叶折流板
数值模拟
管壳式换热器
传热
压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嵌百叶板换热器的壳程流动与传热特性
来源期刊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内嵌百叶板换热器 压降 传热系数 壳程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3-50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2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0/ISSN.1000-5013.202001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晓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4 0 0.0 0.0
2 罗成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0 0.0 0.0
3 张媛媛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0 0.0 0.0
4 程远达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9 28 4.0 4.0
5 贾捷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0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嵌百叶板换热器
压降
传热系数
壳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013
35-1079/N
大16开
198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1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