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构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通过单因素、多因素正交实验法得到系统运行所需最佳运行条件,微动力曝气最佳运行条件为曝气位置为下行流湿地60 cm,曝气时间为3.5 h,曝气量为600 mL/min,曝气方式为连续曝气0.5 h,停机1.0 h.在最佳运行条件下,考察微动力曝气对系统内DO、pH值、COD、NH4+-N、TN浓度的影响,同时考察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出水的DO质量浓度为7.89 mg/L,pH值为7.26,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均达到了90% 以上;NH4+-N出水浓度达到了地表水I类标准,TN出水浓度达到了地表水II类标准;湿地系统CW1对微污染水NH4+-N、TN和COD的去除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湿地系统CW1和CW2.可见,通过微动力曝气,能明显增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水源的脱氮效果,并且能极大地提高湿地系统内的COD、NH4+-N和TN去除率.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动力曝气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动力曝气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脱氮效果 总氮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8
页数 7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4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0.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付峥嵘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6 126 7.0 11.0
2 王耀辉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0 0.0 0.0
3 殷强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5)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7(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8(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动力曝气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脱氮效果
总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9833
43-1468/T
大16开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5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55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