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热带海洋学报       
摘要:
近年来,棕囊藻已成为我国北部湾海域藻华发生的主要原因种,严重影响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水产增养殖业和防城港核电安全,急切需要对棕囊藻藻华原因种作进一步分析确认.2017年2月和3月在钦州湾和涠洲岛藻华发生海域分离得到9株棕囊藻,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并通过核糖体小亚基序列(SSU rDNA)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9株棕囊藻与球形棕囊藻形态特征基本符合,系统发育树与不同海域来源的球形棕囊藻聚在同一大分支上,与其他海域来源的球形棕囊藻遗传距离为0.0000~0.0071,其中北部湾WZS3-1株与墨西哥湾株CCMP627、苏里南株CCMP628、厄瓜多尔株CCMP1528、南非株P162、中国海株RCC:K1398及汕头株Santou97的球形棕囊藻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000,而北部湾WZS1、WZS2、WZS4、WZS5株与香港株SKLMP T005和渤海株BOHAI1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000.球形棕囊藻的种内遗传距离(0.0000~0.0073)明显小于种间遗传距离(0.0084~0.0440),因此可确定来自北部湾不同海域的9株棕囊藻均为球形棕囊藻.此外,球形棕囊藻各藻株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其地理位置分布不能完全对应.本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棕囊藻藻华藻种库构建、棕囊藻北部湾株生理生态研究和北部湾棕囊藻藻华发生机理研究等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棕囊藻北部湾株的18S rDNA分子鉴定
球形棕囊藻
北部湾
18S rDNA
分子鉴定
棕囊藻囊泡的培养与去除研究
球形棕囊藻Phaeocytstis globosa
囊泡
极化
除藻剂
高摄食压力下球形棕囊藻凝聚体的形成
球形棕囊藻
凝聚体
摄食
竞争策略
有害藻华
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球形棕囊藻溶藻作用的环境因子研究
球形棕囊藻
溶藻细菌
盐度
光照
藻细胞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部湾棕囊藻藻华原因种分析
来源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系统发育树 遗传距离 藻华 北部湾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30
页数 9页 分类号 X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8/2020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蓝文陆 37 160 7.0 11.0
2 徐轶肖 1 0 0.0 0.0
3 何喜林 1 0 0.0 0.0
4 张腾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1)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球形棕囊藻
系统发育树
遗传距离
藻华
北部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海洋学报
双月刊
1009-5470
44-1500/P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0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