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持续质量改进防治极低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NICU收治的极低体重儿204例和超低体重儿32例,均行PICC置管.持续质量改进包括对PICC置管人员加强培训、调整最佳置管部位、评估置管时间、严格控制置管前抗生素使用、严格手卫生等,对比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前105例及改进后131例患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血流感染发生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置管时间、预后等情况.结果 实施质量改进后极低体重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t=2.637,P<0.05)、住院时间(t=2.622,P<0.05)、住院费用(t=2.100,P<0.05)均明显低于实施前,预后明显改善,改进后置管留置时间显著延长(t=3.788,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防治极低体重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
推荐文章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观察
极低出生体重儿
PICC
血管内导管
感染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早期临床特点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护理
专职化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专职化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经下肢置入 PICC 尖端 移位与体重及身长增长的关系
极低出生体重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体重
身长
导管尖端位置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持续质量改进防治极低体重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
来源期刊 实用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血流感染 质量改进 极低体重儿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儿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2|R473.72
字数 24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64/j.cnki.lcsy.2020.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英 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8 0 0.0 0.0
2 庄德义 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9 23 2.0 4.0
3 朱炜 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361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血流感染
质量改进
极低体重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临床医学
月刊
1009-8194
36-1242/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44-11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6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