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吴起地区长6油层组是一套典型的致密油产层,查清该储层的微观特征、分析影响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有利于阐明其对致密油富集的影响.利用薄片鉴定、孔渗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高压压汞等手段,研究长6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孔隙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类型,并分析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长6油层组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孔隙度为6%~12%,平均为9.45%;渗透率为0.05~0.50 mD,平均为0.34 mD.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具有4种不同的孔隙结构,它们的孔喉分布范围和频率稍有差异,Ⅰ类样品大孔隙较多,峰值孔喉半径为3~5μm,孔喉连通性好,Ⅱ,Ⅲ类样品次之,Ⅳ类样品最差.吴起地区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阶段总体处于晚成岩A期,胶结作用主要有硅质胶结、黏土矿物胶结和碳酸盐胶结.其中绿泥石胶结更多地支撑保护了孔隙,而伊利石胶结和碳酸盐胶结填充或阻塞了孔隙.长石、岩屑等易溶颗粒以及浊沸石等填隙物发生了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溶孔显著改善了储层物性.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研究
储层特征
长8
沉积体系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长8储层特征研究
吴起油田
储层特征
岩石组分
成岩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富昌油田延长组长6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特征
流动层带指标
流动单元
岩石物理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1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储层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 及其控制因素
来源期刊 岩性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长6油层组 延长组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E122.2+3
字数 58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08/yxyqc.202005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灵辉 21 69 5.0 7.0
3 李自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7 343 9.0 18.0
4 王核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42 711 15.0 25.0
5 王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42 749 15.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9)
共引文献  (1173)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8(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2)
2012(7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9)
2013(6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14(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15(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6(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7(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8(1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长6油层组
延长组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性油气藏
双月刊
1673-8926
62-1195/TE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535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7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