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弯扭箱形钢构件是指在箱形钢构件的基础上,2个端部绕构件轴线发生扭转、沿构件纵向发生弯曲的复杂构件.因优美的建筑造型,弯扭箱形钢构件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大跨度空间结构中逐步得到应用,然而目前对于弯扭箱形钢构件的受拉性能和破坏机理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受拉作用下弯扭箱形钢构件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钢材强度、弯曲曲率、截面相对扭转角和钢板厚度等参数对弯扭箱形钢构件受拉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钢材强度和钢板厚度的增加,弯扭箱形钢构件的屈服受拉承载力明显提高;构件弯曲程度和截面相对扭转角的增大会明显降低其屈服受拉承载力.另外,还分析了弯扭箱形受拉钢构件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机理,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弯扭箱形钢构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钢竹组合箱形梁抗弯性能试验
组合梁
冷弯薄壁型钢
竹胶板
抗弯性能
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性能的试验及分析
U型组合梁
静载试验
纯扭
分析模型
开裂扭矩
极限扭矩
H形钢-木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钢-木组合梁
木板
H形钢
受弯性能
拉弯扭共同作用下RC构件极限扭矩试验研究
扭转
弯曲
试验
轴拉比
扭弯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弯扭箱形钢构件受拉性能与破坏机理
来源期刊 建筑钢结构进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弯扭箱形钢构件 空间结构 数值分析 受拉承载力 破坏模式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398
字数 40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69/j.cnki.cn31-1893.2020.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静峰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98 280 9.0 13.0
2 余曦 7 9 2.0 2.0
3 沈奇罕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4 57 4.0 7.0
4 张增德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4 4 1.0 2.0
5 吴安旭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弯扭箱形钢构件
空间结构
数值分析
受拉承载力
破坏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钢结构进展
双月刊
1671-9379
31-1893/TU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A613室
4-723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6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