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目前电化学产过氧化氢多采用粉末碳电极的问题,通过碳化天然松木得到微通道碳块,然后分别进行过氧化氢氧化、空气氧化、草酸氧化和混合溶液氧化4种处理方式.在双池反应器中,分别将未处理微通道碳块和4种方式处理的微通道碳块材料分别做阴极,Pt做阳极,研究了处理前后材料产过氧化氢能力,探究了氧化处理与材料亲水性、氧含量、电流密度以及过氧化氢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未处理和4种方式处理材料产过氧化氢的浓度分别为1340、3520、1651、2293、1619μmol/L.可见4种处理方式均能提高过氧化氢产量.过氧化氢氧化提高的量最多,提高了1.63倍.过氧化氢氧化处理不仅提高材料的亲水性,促进氧气扩散,而且增加的C O和COO H基团可以提高电流密度,利于过氧化氢产生.
推荐文章
高纯过氧化氢
高纯过氧化氢
生产能力
净化
杂质
分析
过氧化氢危险性分析
过氧化氢
C80微量量热仪
热分解
活化能
过氧化氢对水中苯酚的去除研究
过氧化氢
苯酚
活性炭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方式对碳阴极产过氧化氢性能增强作用
来源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碳阴极 含氧基团 产过氧化氢 化学氧化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0-576
页数 7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11/dllgxb2020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洪涛 24 96 7.0 9.0
2 陈辉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阴极
含氧基团
产过氧化氢
化学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8608
21-1117/N
大16开
大连市理工大学出版社内
8-8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