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期间一级预防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是否能改善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经本院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有同步放化疗指征患者共58例.按病例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个队列:①PEG-rhG-CSF组(PEG组):在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给予一级预防使用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进行处理;②rhG-CSF组(G-CSF组):在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才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进行处理.两组队列各29例患者.采用t检验或r检验比较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同步化疗次数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PEG组出现Ⅲ~Ⅳ度粒细胞减少的比率明显低于rhG-CSF组(31.8% vs 62.06%,P=0.007).PEG组和G-CSF组中出现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的比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0.68%vs 31.03%,P=0.551).PEG组同步化疗>4周期的患者明显多于G-CSF组(P=0.008).生活质量QLQ-C30(V3.0)评估显示PEG组疲劳乏力症状明显低于G-CSF组(P=0.018),其他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PEG组功能领域评估和总体健康状况明显高于G-CSF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期间一级预防使用PEG-rhG-CSF,可明显降低同步放化疗期间重度骨髓抑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PEG-rhG-CSF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
肿瘤
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症状群的调查研究
宫颈肿瘤
化放疗
症状和体征
PEG-rhG-CSF预防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观察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粒细胞缺乏
预防
经济效益
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护理
宫颈肿瘤
放疗
化疗
同步治疗
临床护理
不良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期间一级预防使用PEG-rhG-CSF改善患者粒细胞减少症和生活质量的队列研究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肿瘤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0-2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19.026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