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新颖的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可设计性强等优点,但是,MOFs的低电导率以及在电解液中的稳定性等问题限制了其作为电极材料的应用.近年来,如何结合MOFs的优势进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通过自牺牲得到的多孔碳骨架和金属化合物等MOFs衍生复合电极材料,不仅解决了电导率低的问题,而且保留了MOFs的高比表面积和复杂多孔结构,为锂离子的插入/脱出、吸附/解吸等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与此同时,从结构单元和化学组成方面增加了材料结构的复杂性,开放性的孔隙结构可以缓冲体积膨胀带来的机械应力,对外来离子存储和多离子传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MOFs及其衍生物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和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针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要求进行MOFs形貌控制和修饰的方法,以及具有多孔、中空或特殊结构的MOFs衍生电极材料的制备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特性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MOFs衍生电极材料的研究挑战和发展方向.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素材料
锡基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纳米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纳米级
阴极材料
进展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碳素材料
锡基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设计合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工程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纳米多孔结构 循环寿命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7-539
页数 13页 分类号 O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连芳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1 314 9.0 15.0
2 鲁建豪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 1.0 1.0
3 薛杉杉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2)
  • 参考文献(2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纳米多孔结构
循环寿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学报
月刊
2095-9389
10-1297/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7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