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山地区泥盆纪是古亚洲洋由板块体制向板内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晚古生代旱山微大陆与塔里木板块发生碰撞造山作用,两个板块拼接在一起,形成统一大陆.沿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一带形成古生代蛇绿岩,在蛇绿岩带南部为平头山推覆构造.作为这次碰撞的沉积响应,在墩墩山一带形成厚度巨大,横向变化极大的三个井组.通过对三个井组岩性特征和沉积建造的分析研究,认为三个井组整体属于磨拉石建造,其沉积盆地性质为周缘前陆盆地;岩性显示快速堆积的特征,物源区主要为北部逆冲推覆带;垂向层序由下向上表现为粗—细—粗的序列,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前陆盆地沉降—沉积构造旋回.结合前人的锆石U-Pb测年结果,三个井组的沉积时间应始于晚志留世,而早于晚泥盆世,由此表明北山地区晚古生代的造山作用始于晚志留世,至晚泥盆世,已经完成板块拼接.
推荐文章
甘肃北山三个井组碎屑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构造背景
三个井组
沉积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北山地区
甘肃省
甘肃北山地区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趋势
晚第四纪
构造变形
演化趋势
甘肃北山地区
板块汇聚边缘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Th、Nb、Zr判别
玄武岩
大地构造环境
Th/Zr-Nb/Zr判别图
板块汇聚边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肃北山泥盆系三个井组的沉积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构造体制转换时期的沉积响应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三个井组 磨拉石 碰撞造山 前陆盆地 甘肃北山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102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17/dzkx.2020.06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2)
共引文献  (538)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8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3(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4(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5(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7(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个井组
磨拉石
碰撞造山
前陆盆地
甘肃北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