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实现储能系统内余热的回收再利用,采用热泵作为热量存储系统,对基于地下储气室的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Trans-critical compresse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TC-CCES)的压缩热进行回收再热利用,运用热力学定律对该储能系统主要设备进行热力分析及敏感性分析.考虑蓄热介质热物性的限制,研究不同蓄热介质构成的储能系统对系统性能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系统的循环效率、储能效率以及储热效率分别为66%,58.41%,46.11%.在该储能系统工作过程中,随着压缩机和膨胀透平绝热效率的增大,储能系统循环效率和储能效率呈逐渐增大趋势,可通过提高压缩机和透平绝热效率的方法提高系统运行性能.研究还证实了以水为蓄热介质的储能系统效率最高,系统性能最好.
推荐文章
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技术现状研究
二氧化碳
跨临界
现状
压缩机膨胀机一体型
气体冷却器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的比较分析
二氧化碳
跨临界循环
性能系数
跨临界二氧化碳蒸汽压缩/喷射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二氧化碳
跨临界
喷射
吸引流
驱动流
(火用)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最优压力关联式误差分析
二氧化碳
跨临界循环
最优压力
关联式
误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热力分析与改进
来源期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 热泵 蓄热介质 热力分析 敏感性分析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101
页数 9页 分类号 TK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691.2020.05.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文毅 39 461 13.0 20.0
2 何青 103 471 12.0 15.0
3 郝银萍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
热泵
蓄热介质
热力分析
敏感性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2691
13-1212/TM
大16开
北京市德胜门外朱辛庄北农路2号
18-138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06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