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用于完全栓塞急性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3 mm)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A组)治疗17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B组)治疗21例.采用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随访观察6~24个月.比较两组栓塞效果、手术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38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1级17例,2~3级21例.两组手术并发症和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0~2分相仿(P>0.05).随访结果:A组影像学改善比例高于B组(P<0.05);动脉瘤完全栓塞、随访期复发、随访时mRS 0~2分及2周内死亡比例均相仿(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急性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可以促进其完全栓塞.
推荐文章
超早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颅内动脉瘤
支架
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
超早期
47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病人的重症护理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重症护理
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可脱卸弹簧圈
早期
栓塞
脑动脉瘤
破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支架辅助弹簧圈用于完全栓塞急性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460/j.cnki.0253-3685.2020.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科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2 34 3.0 5.0
2 王健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2 65 4.0 7.0
3 王有刚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9 33 4.0 5.0
4 张立国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4 29 2.0 4.0
5 邹飞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3 0 0.0 0.0
6 鲍健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