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海上浮标站、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L波段雷达探空、NCEP/NCAR再分析逐6 h和降水等观测资料,结合EVAP雷达风场反演获得的水平风场资料,对2018年1月9—11日一次渤海海效应暴雪过程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海效应暴雪过程是一次极端降雪事件,具有强降雪持续时间长、降雪量大、暴雪分布近 γ中尺度等特征.暴雪发生前后受两次强冷空气影响,渤海和山东半岛地区持续降温,850 hPa温度降至-18~-16℃,是产生强海效应降雪的有利条件;此次冷空气明显强于12月渤海海效应暴雪,1月产生海效应暴雪的850 hPa温度中位数较12月低约5℃.受强冷空气影响时,海气温差明显增大,海洋向低层大气输送的最大感热通量可达226.8 W·m-2,低层大气高湿饱和,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不稳定局限于850 hPa以下,为浅层对流.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造成窄带回波的原因在于出现了低层切变线,即在山东半岛北部沿海的小范围区域内出现了东北风及西西南风,形成了西北风与东北风、西西南风与东北风的切变线,触发暴雪产生.而东北风达到的高度不超过1.2 km,多在0.6 km以下.通过此次极端暴雪过程的综合观测资料分析,揭示了较少出现的1月海效应暴雪的特征,其形成的环流形势、热力不稳定、动力条件等与常见的12月海效应暴雪基本类似,主要差异在于冷空气强度较12月偏强,这可成为1月海效应暴雪的首要预报着眼点;海上浮标站、雷达风场反演技术是定量揭示海效应暴雪中尺度特征的良好资料和方法.
推荐文章
一次基于综合探测资料的山东半岛冷流暴雪特征分析
山东半岛冷流暴雪
中尺度特征
综合探测资料
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
山东半岛一次冷流降雪过程诊断分析
冷流降雪
山东半岛
相对湿度
上升运动
2005年山东半岛连续三次冷流暴雪过程的分析
山东半岛
冷流
海温
海岸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次1月山东半岛东部极端海效应暴雪的发生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海效应暴雪 产生机制 强冷空气 反演风场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4-1088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458|P445
字数 108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20.08.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刚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2)
共引文献  (121)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8(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效应暴雪
产生机制
强冷空气
反演风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
月刊
1000-0526
11-2282/P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
2-495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7289
论文1v1指导